欢迎关注内蒙古文化产业网站!
祁述裕 || 关注和研究文化产业领域的三个热点
───
2019-01-30 10:36    来源:祁述裕 南京社会科学
【字体: 】    打印    


 2017-07-20170721-p2ix0tjehst.jpg



近些年文化产业、文化经济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不同研究领域的关注,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求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物质消费需求明显减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情况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随后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形。中国也进入了这样的时期。文化产业涉及众多行业。就其核心领域来说,属于高端服务业。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也反映了城市活跃度和知名度。因此受到许多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当前,文化产业领域三个热点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第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的本质是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旅游的本质是分享价值和体验价值。文化和旅游融合能有效增加文化建设的落地性和日常生活的结合;同样,文化和旅游融合也能有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衍生旅游产业链。很长时间里,由于文化和旅游分属于两个政府部门管理,两者融合存在着一定的行政障碍。2018年中央推动的机构改革,将原国家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为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此次机构改革之前机构改革以后,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在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工作,文旅融合出现了许多新气象,这是可喜的。需要提醒的是,推进文旅融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尊重规律。文化和旅游涉及众多领域。两者既有相通点,也有不同点;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既有相互融合,也有和谐共生。因此,推进文旅融合应该秉持“宜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既要推进融合,也要重视结合。对于哪些不宜融合的,或者一时无法融合的行业、项目,就不必勉强为之。从目前看,在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种是由于惯性思维,对文旅融合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态度不积极。第二种是把融合发展抬到不恰当的地位,似乎文化和旅游两者只有融合发展,没有其他选择。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恰当的,都应该防止。

 



二是市场导向所谓市场导向内涵三,其一要有市场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其二要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政府制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着眼点是为市场主体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排除障碍,而不能越俎代庖其三要因地制宜。各地特点不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程度也会有差别。比如,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公共文化设施如何和公共旅游设施融合发展十分紧迫。而对非旅游地来说,可能就不那么紧迫。再有,有些旅游景点需要增加文化内涵,尽可能提供增值和衍生文化服务;有的旅游景点则需要保持原生态。这些都要视当地情况而定,不能搞一刀切。

  

第二,扩大文化消费旺盛的文化消费是文化市场繁荣的反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旅部在2014年开展了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2016年先后公布了两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有约50座城市进入了试点城市。

 

以宁波为例。宁波市国家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一,在推动文化消费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宁波市文化消费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五点:

 

1.以市场为主体。宁波市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为主导推动文化消费,使企业成为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多样化的扶持方式,吸引各类企业投身于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


2.产业与事业融合文化产业需要文化事业涵养,文化事业需要文化产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充分激活和利用了公共文化资源,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3.供给创造需求文化消费需求与文化消费习惯需要激发和培养。宁波市通过打造长期的、系列化的文化消费活动、文化节庆活动来刺激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通过免费或补贴的方式,引导居民文化消费,改变市民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文化消费习惯。


4.线上线下联动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线下依托各类文化空间开展文化普及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讲座、技能培训等,线上通过建立文化服务和消费平台,形成汇集多种内容的文化超市供市民选择。 


5.符号消费带动实物消费主要表现为文化符号的提炼和打造丰富了文化消费的意涵,激发了文化消费行为。宁波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并将其转化、外化为现代文化消费符号,如小汤·悠悠、波菜等,塑造鲜活的文化消费形象,营造接地气的文化消费场景,从而增强文化消费的趣味性,刺激文化消费意愿。

 



宁波市在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其他城市研究和借鉴。

 

第三,营造良好稳定的市场环境。稳定的文化市场预期对文化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稳定的政策与稳定的文化市场是相辅相成。文化市场与文化政策往往存在着悖论。转型中的中国文化市场需要政策予以规范和保障。多年来,我国文化政策在规范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保驾护航的巨大作用。但毋庸讳言,各地出台的政策事与愿违的情况也不少。实际上,出台的政策过多不精准甚至失当,往往本身就是文化市场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从多年政策实施的情况看,最常见的对文化产业带来负面影响的政策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缺少统筹,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比如,公共文化服务免费送戏下乡固然很好,但数量过多,就会对民间演艺团体带来很大冲击。另一种是多度纠偏对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治理整顿是规范市场常用的政策手段。但治理整顿是一柄双刃剑,如治理整顿的范围、力道把握不好,就可能给企业、文化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电视频道对某类题材的临时性的限制措施,对影视制作节目的冲击,就经常受到影视制作机构的诟病。最典型的例子是2000年禁止国内电子游戏设备生产和销售。

 

电子游戏出现以后,把电子游戏斥为“电子海洛因”的呼声就不绝于耳2000年曾发生过有青少年因沉迷电子游戏出事的现象,于是有关部门下决心釜底抽薪,彻底整顿电子游戏市场。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一个文件,禁止任何企业、个人从事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生产、销售活动。电子游戏行业被彻底清盘,除极少企业做一点电子游戏设备出口加工贸易,整个电子游戏设备行业基本上消亡。直到2013年才取消禁令,电子游戏设备行业恢复生产。这13年期间,国外电子游戏行业突飞猛进,很多企业异军突起,著名的微软公司就既做软件,是全世界最大的游戏主机研发企业。而中国13年里整个电子游戏产业处于“四无”状态:无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专利。值得庆幸的是,2013年取消电子游戏机设备生产的禁令后,广东中山、番禺等地电子游戏研发和生产销售基地又开始兴起,中国电子游戏设备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件事情给我们的警示是,在文化市场治理整顿上,各级政府应慎重决策,坚持统筹二字,既要解决眼前存在的问题,更要考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内蒙古文化产业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内蒙古文化产业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主办:内蒙古文化产业促进会    监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邮编:010010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蒙ICP备18005618号